E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检查组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12 00:00 点击数: Views

    10月10日下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检查组到我校检查调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检查组组长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寅担任,成员包括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中组部干部三局副局长赵凡、中国社科院副秘书长兼科研局局长晋保平、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等。广东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国强,市发改委、财政委、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我校领导江潭瑜、章必功、陶士平、阮双琛、邢锋、李永华、李凤亮和相关部室负责人、人事及计财委员会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汇报会。

 
    汇报会上,章必功代表学校向检查组做深圳大学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情况汇报。
    近年来,特别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来,深圳大学坚持“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实施人事改革,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主要体现在:一、探索学术主导的民主管理模式。建立真正的“布衣教授”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计财工作教授委员会,确立人才招聘、资源分配的学术主导,三届人事教授委员会审议引进教师近600人,计财教授委员会审减金额3.2亿。建立身份独立的专家学术委员会,建立“布衣”教代会、职代会,赋予事故问责权、干部评议权、校政监督权。二、实施人事改革。《深圳大学人事改革方案》历时五年完成,获得教职工代表大会80%赞成票,于2010年10月正式实施。人事改革主要革新措施包括签约聘任、变档案管理为合约管理、建立退出机制、按岗公开招聘、改革考核办法、淡化行政本位等。人事改革方案实施一年,在定岗、应聘、签约、考核、晋升等各个环节设置的动力和压力机制逐渐显示,今年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65个教师岗位,两学期开课数量分别比上学年度同期增加245门次和486门次。三、推进教学改革。针对教学过程比较松懈,营造全程紧张的教学过程。针对教学方式比较粗糙,追求精致化课堂教学。坚持教学质量考核,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型模式、学科交叉精选班模式、实验室模式、创业型模式、学术型模式。四、推进科研改革,以科研影响力代替刊物级别和论文篇数,谁申请谁举证,抵制学术泡沫。展望未来,深圳大学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动教学改革,提升重点和优长学科,继续推进民主管理,深化人事改革,推动人大立法,拓展对外合作,加快基本建设,充实办学资源,繁荣校园文化。
    教师代表孙秀泉、学生代表曾静亭也先后发言,向检查组汇报了在深圳大学工作、学习情况和对学校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体会。
    听取汇报后,王湛表示,深圳大学充满了改革的激情和动力,各项改革措施内容充实,做法有效,围绕长期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进行了改革尝试,瞄准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要点进行了探索,体现了改革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武寅充分肯定深圳大学的改革做法。她指出,深圳大学的发展很快,改革做法完全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高等院校改革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找准定位,解决“为什么要改”的问题;二、突出重点,解决“改什么”的问题;三、吃透精神,解决“怎么改”的问题。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深圳大学在民主管理、人事制度、教学、科研上的各项改革措施抓住了体制机制上的关键问题和重点内容,致力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找准了着力点,体现了创新精神。
    调查组支持深圳大学继续深入领会纲要精神,开展各项改革工作。并希望深圳大学把好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整理提炼,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为核心,凝练出高校改革的文化价值,使教育制度创新和大学改革的步伐继续行之久远。
    (宣传部)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