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12年深圳市基础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7-13 00:00 点击数: Views

    7月12日上午,2012年深圳市基础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国际会议厅举行。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张先恩,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邱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家睿,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渌,以及我校相关部室负责人出席开幕式。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主办,由我校承办。研讨会旨在分析国内外基础研究发展趋势,探讨深圳市基础研究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推进深圳市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学术交流、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提供一个良好契机和平台。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华大基因、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深圳虚拟大学园、深圳市药品检验所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研讨会。

  
    高国辉在致辞中表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科技进步的先导、自主创新的源泉,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圳虽然在基础研究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但深圳市政府严坚决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将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从而创造了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奇迹。他说:“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力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是深圳实现创新驱动的迫切要求,希望参与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为推动深圳市基础研究发展的工作多多进言献策。
    张先恩在会上作题为“科学前沿发展和中国未来竞争力”的演讲。他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将中国科学的发展情况和世界各国进行横向对比,尽管中国在部分学科发展方面存在不足,但人工光学、量子理论、超导体技术、中微子研究、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仍居世界前列,这显示了中国未来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吴家睿作题为“人口健康领域面临的挑战与生命科学进展带来的机遇”的演讲。吴家睿说:“中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寿命变长,但老龄化社会也诱发了一系列问题,人们将要面对更多疾病的困扰。近几年,生命科学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研究、分子影像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将对促进医学发展、保障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各专家学者还围绕“深圳市基础研究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加强优势学科、学术团队的培育”、“如何运用国际合作提升我市基础研究水平”、“新型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探讨”、“如何发挥“深港创新圈”机制优势,加强深港基础研究合作”等主题进行汇报和讨论交流。
    (宣传部)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