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苏东斌教授生平与学术思想座谈会在我校图书馆北馆二楼会议室举行。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黑龙江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武恒聚、原黑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蒋立东,原综合开发研究院主编陈开国,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深圳市社科院院长吴忠,深圳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副主任穆同伦,市教育局、深圳特区报相关负责人,我校党委书记江潭瑜,党委副书记陶一桃,原党委书记、校长蔡德麟,党办、宣传部、特区中心等各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教师学生代表及苏东斌教授的家属出席了座谈会。

今年5月20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深圳大学苏东斌教授,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在他逝世后,许多的专家、学者以及苏教授生前的老领导、好朋友纷纷对他的逝世表达深深的惋惜、遗憾。特别是在今年“教师节”之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名为《为学术而生 求学术之真》的文章,引起了理论界巨大的反响。在此背景下,经深圳大学、深圳市报业集团、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商议并报深圳市委领导同意,召开此会议。
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的系主任,自1983年深大建校,就同深大开始交往,同苏教授交流学术。苏教授将自己一生的积累和才智都倾注在经济学的教学研究上,有两方面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一是坚强的、勤奋的、刻苦的治学精神,二是勇于探索、肯于探索,且能够提出独立见解的创新精神。苏教授在中国经济特区的研究,不仅仅在基础理论方面有独立的见解,而且对基础理论应用研究也有自己的见解,其成果和政治主张对中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蔡德麟讲述了苏教授用勤奋造就了对深大及深圳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一千万字的著作、28本书、100篇论文中有19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在生命的最后五年,为了不影响深大的事业、不影响经济学科建设的申报,而隐瞒病情默默地付出,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深大、献给了特区、献给学术,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世人编写了“第29本学术著作”。他希望深大会有更多的这些英雄人物、英雄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深圳大学越办越好。
江潭瑜代表深大,对长期支持苏东斌学术追求的家属,生前理论界的好友、同行、专家,以及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特区报的友人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9月10日深圳特区报发表题为《为学术而生 求学术之真》文章,追记苏教授的追求和事迹,非常感人。苏东斌教授是“有高贵时尚行为的人”,人品、学品高尚,是纯粹的学者。他在生活上很简单,但在学术上、在人生的追求上非常丰满。
蒋立东回忆起与苏东斌一起从事科研活动的点滴。1979年苏教授正式走进经济科学研究的大门,仅用1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由一个青年科学人员向黑龙江省著名经济学家的转变。敢于立言,坚持真理是苏教授最具魅力的学术品格;竭尽全力,拼命做学术则是苏教授最感人的民生精神;睿智,做事必成更是苏教授最突出的写照。
穆同伦表示,苏东斌教授为当代精英阶层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宣传他的事迹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非常有益。
座谈会上,董立坤、曹龙骐、黄卫平、陈开国、张祥云、袁易明等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就苏东斌教授的生平与他热爱的学术事业追忆、思索、怀念。
陶一桃在会上讲话并致答谢辞。她表示,苏东斌教授是深圳学术界公认的领军人物,他毕生痴于学术、醉于学术,在理论经济学和特区经济研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建树,他的离去,给深圳学术界带来的空白,将会在很长一个时期难以弥补。为了更好地向苏教授学习,善待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学者,苏东斌教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深大、激励着深圳的学术学派建设,深圳文化强市的建设。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