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深圳大学合办,预计明年正式对外招生
“我宣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建设正式动工。”昨天上午,深圳龙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批复筹办暨启动校区开工仪式上,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朗声宣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筹备工作正式全面展开,预计明年开始招生,校园一期全部工程建设任务计划2015年6月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由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合办,预计明年正式对外招生,未来招生将达1万多人,其中三成招深圳生源。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周波,中联办副主任殷晓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省、市领导汪洋、朱小丹、王荣、林木声、招玉芳、陈云贤、许勤、吴以环,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主席方逸华,香港中文大学郑海全、沈祖尧,我校领导江潭瑜、李清泉、阮双琛和我校师生代表出席活动。仪式由深圳市市长许勤主持。
仪式上,教育部领导宣读了教育部9月27日批准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筹备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批复,规定筹备设立期限为三年。在三年期限内完成筹备设立后,深圳大学可根据相关规定申请正式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致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创建扎根深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将引入先进管理制度和教学体系,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开展多元化活动和通识教育以及体验式教学,实行书院制管理,培养学生人际关系、文化品位、自信心和责任感。采用理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一半师资面向全球招聘。前期开设学科将以理、工、商科为主,兼顾新兴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逐步扩大到人文、法律、社会学等学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占地约1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校园项目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招标已完成,5.6万平方米的启动区已完成改造设计。预计明年面向内地招生,首期招生7000人,其中三成为深圳生源。招生要求和校本部一致,学生是香港中文大学正式学生,毕业时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致辞中希望港中大(深圳)充分发挥深港两地优势,创新学校治理结构,明晰学科建设思路,加快推进各项筹建工作。广东省将全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林郑月娥说,港中大(深圳)是在《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下,两地共同编制的《2012年重点工作》中86个合作项目之一,希望两地教育院校乘着这个势头加强合作。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这标志着深港双方合作掀开了新的篇章,必将为进一步创新境内外合作办学模式、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鲜经验。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办学在深圳创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接受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也为了进一步促进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合作与融合。”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表示,香港中文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与内地保持密切联系,同时也是与内地距离最近的境外大学,距深圳不过半小时的车程。香港中文大学于1998年开始招收内地本科生,至今已有逾二千名内地学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创办,使我们有机会和能力向更多优秀内地学生提供教育机会。沈祖尧说,两校合作创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不但可以充分运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形成互补,同时还能通过合作的经验与实践,反哺母校,对双方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在理事会领导下,认真筹备,努力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成为一所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仪式上说,通过深港合作建立一所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不仅对于深圳高等教育的提升、对深港创新圈的建设至关重要,对全国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将产生重要的示范意义。深圳大学将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积极履行在合作办学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全力做好港中大(深圳)筹建和学校管理的相关工作,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完成办学使命。
李清泉表示,深大希望以合作办学为契机,加强两个学校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在学生交流、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实质性的合作,通过合作提升深圳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将深圳大学尽快建设成为一所与深圳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大学,为深圳、珠三角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