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做客“深大讲坛”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27 00:00 点击数: Views
    11月26日下午,“深大讲坛”第二讲在我校图书馆南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名誉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为荔园师生带来“深大讲坛”的第二场讲座——《故宫何以为学》。校长李清泉、副校长李凤亮,各部门和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师生出席讲座。
    李凤亮在讲座上欢迎文博专家郑欣淼先生做客“深大讲坛”,并表示“深大讲坛”的方向是以一种高端化、前沿化、深入性的知识文化传播,启迪荔园师生的学术、文化和科学认知,为深圳大学这个青春校园增加高端的人文科学气息。李凤亮感谢郑欣淼先生为“深大讲坛”亲笔题写“科学理念、人文情怀”八个字,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将“深大讲坛”办成有品位、有人气、有文化情怀的高端学术文化品牌。
    随后,郑欣淼为师生们带来“故宫何以成学——故宫博物院的宝藏与学问”的讲座。郑欣淼首先从故宫古建筑切入主题,他指出,故宫的建筑艺术不仅代表着中国“皇宫本位”建筑体系的风格和类型,也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特点及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故宫文化所具有的集大成性、典制性、丰富性、象征性使故宫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中华文明的一个符号。接着,郑欣淼对故宫的文物藏品进行介绍。故宫的文物藏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文物,如陶瓷、书画、文玩及其工艺品等;一类是反映宫廷典章制度以及日常文化生活、衣食住行的物品。其来源有三,一是承袭前朝,二是内府制作,三是多方征集,包括属下的进献及查抄、没收物品。故宫的文物藏品包括了古代艺术品的所有门类,显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郑欣淼提出“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的观点,指出故宫文物藏品与古建筑紧密关联,其中蕴含着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只有从文化整体看,古建筑就不只是一个“壳”,文物藏品也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物”,而是与明清历史和宫廷历史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最后,郑欣淼表示,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的价值与意义是由其研究对象的博大精深所决定的。而故宫学的研究对象则包括紫禁城、宫殿建筑群、人文典藏、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和清宫典籍等中国文化艺术史、中国明清史的重大课题。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这是故宫学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所以,故宫学要求把故宫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对待,作为一个大文物对待。故宫学的提出,将使沦散海外的清宫旧藏有个“学术归宿”。然而,故宫学研究任重而道远,应当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拓展故宫学的学术研究视野与角度。因为,故宫在北京,故宫学在中国,在世界。
    讲座提问环节上,师生们就故宫数字化保护技术、故宫文化产业、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与郑欣淼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
    讲座结束后,李清泉向郑欣淼赠送纪念牌。
   (宣传部)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