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晚,深圳市第八届“百课下基层”宣讲活动在我校南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我校党委宣传部以及社会科学学院联合承办,邀请我校社会科学学院姜安教授主讲《中日钓鱼岛问题》。
姜安教授首先就“中日钓鱼岛争端”的重要性与实质性进行了分析。他强调钓鱼岛之争是中日双方海权之争的战略制高点。中日双方在海权划分上前者坚持“大陆架”原则,后者坚持“中间线”原则。故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一方面是领土争端问题,而另一方面则具备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中方放弃钓鱼岛所有权便意味着中国的整个领海面积和在其他海域领土归属权的主权利益上收到巨大影响。随后姜安教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以及日本民族的特点阐明了中日钓鱼岛冲突的由来,而钓鱼岛之所以存在归属权上的纠纷原因在于:一、中国本着“发现权”(古书《春风相送》已经说明中国在当时已发现钓鱼岛)证明中国有钓鱼岛的所有权,而日方坚持主张“实际控制”的说法,妄图占有钓鱼岛。二、中方坚持钓鱼岛自古归属于台湾,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钓鱼岛亦属于中国。而日本方面坚持钓鱼岛(尖阁群岛)属于今天冲绳群岛,纵使二战后台湾归还中国,但钓鱼岛(尖阁群岛)并未归还中国。故而钓鱼岛问题延续至今。随着美国实力的渗入以及今年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施行,使得钓鱼岛争端问题再次升级。而背后美国才是这次风波的实际利益获得者。当然中方并非没有反制办法。我们采取的方式表现在:一、坚持自身经济建设,提升自身实力。二、采取关闭稀有矿产对日出口通道,在APEC等高端对话平台上拒绝同日方进行交流,取消中日经贸、文化等相关领域合作项目,取消中国去日本的旅游路线的政治经济复合施压方式。三、联合俄国。以中俄同盟为依托,制约美日同盟。最后,姜安教授强调当前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定国内政治与发展自身经济。所以,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至关重要。这关乎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