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20日,127名海内外专家云集深圳,出席“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深圳大学举办、深大国学研究所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举办,其专家阵容、学术水平以及规模和覆盖面均为国内罕有。与会成员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内地、港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和重点研究机构,他们为本次会议带来了105篇儒学论文,并通过主题演讲、分组会议等方式,交流各自在儒学领域中的研究心得,以及对如何以儒家学说推进当今中国文化建设提出意见。我校副校长李凤亮出席会议。
开幕式后,美国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首先以《儒家核心价值的思考》做了主题演讲。他指出,儒家的核心价值是为“仁”。在《论语》之前,“仁”仅仅是“爱”、“好”之义。而在《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并且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儒家的价值如果没有“仁”的因素,就会失去其核心价值。而“仁”的内涵,还包含了其与“义”、“礼”、“智”、“信”、“勇”等的关系:“义”没有“仁”为基础,就会成为严苛的刑法;“礼”没有“仁”就会流于形式;“智”没有“仁”便只是小聪明、“信”没有“仁”就是假仁假义;“勇”没有“仁”就是匹夫之勇。他还认为,对普通人而言,“仁”并非高不可攀的道德准则,而如孟子所说,是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最复杂的哲学思路,其实是最平实的日常行为中就能体现出的价值。”
此后,韩国汉阳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金炳采,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杨祖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蒙培元,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达文和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相继做了主题发言。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也介绍了深圳以及深大近年来在推动儒学方面做出的努力。大会还就“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的变迁”、“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学”、“儒学的当下境遇和未来发展”、“当代都市化生活中的儒学”、“儒家经典与现代生活”五个议题展开分组讨论。在为期两天的“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儒学大家们的探讨涵盖了儒家的核心价值、儒学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儒学的发展路径等话题,其中,如何将儒家思想融入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得到了最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