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深大讲坛”第十七讲:郭光灿院士诠释量子调控新纪元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11 00:00 点击数: Views
    11月9日下午,“深大讲坛”第十七讲在图书馆北馆会议厅开讲。著名量子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973首席科学家郭光灿与荔园师生分享量子光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概况。副校长徐晨出席并代表深大向郭光灿赠送纪念牌。
    郭光灿院士是量子光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的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凭借用实验验证郭光灿与其学生提出的“利用光腔制备两原子纠缠的方案”,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此,郭光灿说,“这次阿罗什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掌握了打开、操纵量子世界的方法”。
郭光灿表示,对于人们常理解的经典世界中的活动,在量子世界中是不一样的。经典世界是确定的,而量子世界则是概率性的,遵从量子态叠加原理。为了解释量子态叠加原理,郭光灿风趣地举例说明:假如从A地点到B地点有两条路,在经典世界中人只能选其中一条,而在量子世界中的人就有可能同时在走这两条路。此外,他讲述量子纠缠的其他妙用,包括量子密码、量子通信编码与量子计算机,并指出,目前国际上有量子纠错码、量子避错码、量子防错码三种量子编码,其中,世界上第一个做出量子避错码的,正是郭光灿和他的学生团队。
    郭光灿说,量子计算机是量子调控的重大成就之一。正是由于量子态叠加原理,量子计算机才具有强大的数据运算和处理能力。郭光灿曾实验证明:安全通信中一个长度为200位的密钥,在12台工作站的工作下需要10个月才能破解,然而只要拥有四台量子计算机,这个问题一秒就能解决。他认为这些发明,开拓了量子性质的新技术,揭开了量子世界的本质,是量子调控的新纪元。
    郭光灿院士鼓励荔园学子在科学研究上“甘坐冷板凳”,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他相信,只要坚持,就能有所成就,造福科学。
    (宣传部)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