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我校召开大型“国学教育论坛”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20 00:00 点击数: Views
    11月16日晚,我校特邀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台湾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在深圳大学科技楼一号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国学教育论坛”。副校长李凤亮出席论坛并致辞。300多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近三个小时的论坛给青年学子提供一场丰富的文化精神盛宴。
  李凤亮代表深圳大学对四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国学研究专家来给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深圳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并重的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很早就开始了对国学的研究,1984年深圳大学创办之初即成立了“国学研究所”,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以“国学”命名的学术研究机构,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汤一介教授担任所长,深圳大学刚刚也得到国家文化部的批复,第三个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在深大成立,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各位嘉宾就国学的概念、研究发展史、国学教育的状况、台湾国学教育启示以及国学研究的国际化视野等都一一作了介绍和阐释。陈来重点介绍了国学在上个世纪前三十年的发展研究状况。郭齐勇介绍了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的经验,对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建民指出,台湾没有“国学热”,是因为台湾的国学教育是打散融入到中小学的文、史、哲教育中的,台湾注重引导小孩读四书五经,基础教育中有很多古文的篇章,有专门的《中国文化基本教程》讲授四书。杜维明介绍了自己追寻儒学的经历后,提出了三大观念“文化中国”的观念、“东亚文化圈”(即“儒教文化圈”)的观念、儒家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
  在论坛的互动环节,学生提出了诸如“学者是否应该走出学术圈更多进入国民大众?”“国学教育如何权衡传统与启蒙的关系?”,“昨天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第一次在正式文件里专门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嘉宾如何看待这个决定?如何看待国学与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三者的关系?”,“如何看待国学教育在大学的地位?”论坛嘉宾认为学生提出了很好很有深度的问题,一一给予解答,并对深大国学班的同学和在座的有志青年学子表示赞许,也寄予殷切的期望。
    (文学院 供稿)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