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深大讲坛”第十八讲:宋炳辉教授解读文学经典的当代意义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22 00:00 点击数: Views
    11月21日下午,“深大讲坛”第十八讲在我校图书馆南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211”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宋炳辉以文学经典的当代意义为题,为荔园师生做了精彩演讲。副校长李凤亮出席论坛。
    宋炳辉的主题演讲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一,文学经典如何成为问题?其背景是受外来文化和文学思潮的背景影响,国内思潮的涌动,以及从中外关系角度看外国经典;二,如何重新认识经典,经典是一种不断变动的、由主体参与的文化构建实践,具有变动性、参与性、建构性的特点;三,文学经典何为?即经典的功能。首先,文学经典是文化和文学传承的核心,是文学传统延续的中介;其次,作为一种动态的实践过程,它又是某个文化圈,维系文化体系活力的机制和保证。经典的价值和关键在于:在当代文化和文学实践中具有能产性、再生性的潜在特质,正是那些具有再生性的经典,真正发挥着传承和交往的文化功能。经典的传播与接受是一种关系、一个过程;四,经典构建的方式和途径。涵盖了文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和文学流程,即文学传播、文学研究、文学教育、文学翻译以及文学创作的5个阶段,和模仿式、反讽式、选择性强调和消费式4种类型;五,跨文化视角的经典研究有两个理由,即文化和文学格局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进入,正是比较文学的题中应有之意;六,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修养)。开放的经典教育和当代文学参与性教育两翼并举;需人文教育整体努力,更需文学个分支学科的通力合作。最后,宋教授总结了三个要点:第一,选择真正的经典;第二,关键要阐发经典的美妙;第三,应把个人的时代和生命感受融入经典。
    在互动环节,宋教授一一解答,得到了在场师生们的广泛认同,并引发了大家对于文学经典的再认识。
    (宣传部)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