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周年MOOC研讨会在我校国际会议厅举行。广东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魏中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调研员张庆国,广东省教育厅高校处处长郑文,深圳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许建铃,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中国教育报首席记者李耀明,北京超星公司总裁史超,超星公司华南区总经理王毅,我校校长李清泉,副校长阮双琛、徐晨,河南大学、江苏师范、安徽建设等加盟高校的代表及深圳大学师生3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阮双琛主持。
全国地方高校优课(UOOC)联盟于2014年5月12日成立,至今已有一年。一年来,联盟在MOOC课程挖掘和制作、合作共建共享运行机制、跨校学分互认,以及平台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加盟高校达80所,上线课程达25门,选课学生数过2.5万。此次会议,主要是总结联盟一年来的工作,进一步讨论UOOC联盟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UOOC联盟发展的模式,对未来一年的主要工作进行规划部署,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思路,以推动优课联盟各项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再上新台阶。

魏中林在会上致辞并对优课联盟成立一周年表示祝贺。他说,深圳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的一员,秉承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努力持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越来越突出,各项工作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学校在学分制改革,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教学信息化方面,在全省,甚至是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教育信息化方面,积极倡导组建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深大的MOOC课程建设已走在省内其他高校的前面。他希望以联盟为抓手,推动广东省以及全国MOOC课程建设走向“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关于广东高校如何开展在线课程建设,他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要高度重视并主动开展信息技术与大学教学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二、充分发挥本科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出台相应的政策以鼓励学校优势专业和特色课程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MOOC课程建设。三、积极探索跨校MOOC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制定本校MOOC课程学分修读管理规定。四、以MOOC为契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五、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及时开展师资培训。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张庆国从政策出台的背景、意见的要点及今后相关工作等方面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意见》进行解读。他将其中的七大任务高度地概括为“建”、“用”、“管”。建,就是要建课程,建平台,建机制;用,就是要用好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课程,用MOOC的理念改造传统的授课方式,促进高校改革,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管,就是要管好课程平台,安全和服务。该意见主要解决了建什么课、MOOC是否会取代传统课程、如何建课等十个问题。他表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各地方高校要以慕课建设和应用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做好十三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

李清泉对来宾表示欢迎,并做以《UOOC联盟发展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的报告。他从四个方面介绍了UOOC联盟一年来的工作和对未来的一些思考。第一,UOOC联盟发展的进程。从2013年12月组建UOOC联盟的倡议形成共识至今,已陆续进行教师培训、成立UOOC联盟课程管理委员会、课程上线等事宜。目前,UOOC联盟学生选课人数累计已超过2.5万人次。第二,UOOC联盟发展主要成果,体现在加盟高校规模不断壮大、MOOC优质课程数不断增多、选课人数不断增加、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培训体系日趋完善等方面。第三,UOOC联盟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在线开放课程除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外,还得到省市层面的支持,另外还有社会资本的关注及国外MOOC在线教育平台发展的借鉴。第四,从合作的内容、发展方向、发展愿景等三个层面介绍了UOOC联盟的未来规划。他希望兄弟高校共同努力,推动联盟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在线教育平台提供者,中国最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提供者,让它成为地方高校共建共享共赢的平台,提升各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结合自己从事20年互联网建设的经历,以《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革命》为题进行演讲。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以《大学究竟应该如何推进慕课》为题进行演讲。我校王晓均教育以《积极心理学》为例,作《MOOC课程建设体会与思考》的分享。
研讨会还就UOOC联盟学分互认办法、教师教学要求与工作量核算办法;UOOC联盟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UOOC联盟运作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等三个主要议题分组进行讨论。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