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深大讲坛”第四十五讲——明朝百年:社会进步与社会问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3 00:00 点击数: Views
    11月20日下午,“深大讲坛”第四十五讲在图书馆南馆报告厅举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专家方志远为荔园师生带来题为“明朝百年:社会进步与社会问题”的讲座。
    方志远从艰辛的求学之路讲起,他与历史结缘属于机缘巧合,但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坚持做研究,最后才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他希望同学们也能持之以恒。随后,他以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大家打开了通往明朝的大门,每一个历史人物在他的口中都立体地呈现出来,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他认为洪武至正统时期明朝以“仕途”或“官本”为最基本的社会价值标准,正统至成化时期财富则作为第二种价值标准,而成化至正德时期文化作为第三种价值标准。这三种价值标准相继出现、相互渗透,侵蚀传统道德底线和明代官场,并愈演愈烈。在谈及明朝灭亡之时,他认为明朝以农业以本,禁海、禁茶、禁矿、禁盐,严重忽略了商业的发展,国家财政陷入危机,与其说国家亡于农民起义、清朝入关,不如说亡于长期无法解决的财政困难。
    方志远风趣幽默的讲述方式极大的调动了现场同学们的积极性,讲座结束后纷纷举手提问。针对“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个网络热议问题,他认为这个命题要放在特定环境下理解,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国家,从这一点来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并不准确,没有看到历发展中的分分合合。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