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深大讲坛”第四十八讲:哲学与我们的时代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08 00:00 点击数: Views
    12月7日下午,“深大讲坛”第四十八讲在图书馆南馆报告厅举行。哲学博士、教育部“**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本科学院院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教授为荔园师生带来了题为“哲学与我们的时代”的讲座。我校副校长李凤亮出席了本次讲座。
    吴晓明教授以“哲学是思想的事情,思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作为本次讲座的核心观点。在谈到什么是哲学时,他认为,哲学是智慧之学,是思想之师,是人生观的集中体现。他强调,知识、学问与哲学、智慧不一定成正比,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以“采访成都居民关于成都当选为最适人居住的感想”、“神秀与慧能”的例子,直观、简洁地论证了“博学不等于智慧”的观点。他非常肯定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哲学不能用来烤面包,却具有兑现价值”的观点。他认为,读懂书是我们认识与改造这个世界的前提,而知人论世才是我们生活的关键。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文化的核心正是基于哲学理念的不同。中国是实用理性哲学,西方是纯粹的理性哲学,印度是想象力的哲学,正因为哲学路向的不同决定了中国、西方、印度三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态度等的不同。他认为,哲学是思想的事情,而思想的最大障碍则是外部反思,即教条主义。对于如何剔除教条主义的束缚及重新开启我们的思想,他坚持用批判的方法及批判的思想去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最后,他指出,批判并不是要否定与排斥一切,而是要澄清前提,划清界限。
    吴晓明教授精辟朴实的语言,信手拈来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带着同学们领略了哲学的美和智慧,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
    (宣传部)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