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的易拉宝、炫目的PPT,正装登场、脱稿演讲、唇枪舌剑……。2017年4月28日,为期四天的传院毕业答辩的最后一天,深大科技楼一号报告厅济济一堂。我校传播学院新闻系本科毕业答辩活动在这里举行。

年年月月景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新闻专业毕设答辩活动的主题为“新闻的名义”,共有9个小组参加。涉及的题材关注了四类人:脑瘫、尘肺病、农村网红、转型的传媒人;五大事件:填海、拆迁、租房、禁毒、统文化遗产的守护。有小组的作品回溯了深圳填海三十年发生的故事;有小组走进脑瘫家庭,让我们知道身边原来还有“摇摇晃晃的人间”;时下正热的媒体人转岗其情形怎样?有小组探访发现,“寒冬不为理想而撤离,他们将另择一处春意去栖息”;还有小组用了两个月,天南地北地跑了五个省的农村,为的就是寻找农村网红背后的事实真相。
现场观摩的资深媒体评论员、腾讯大家签约作者马立明说:“《快手江湖》让我流下泪来,每个滑稽可笑的网红背后,都是一个个心酸的故事,都是个体的挣扎,灵魂的呐喊”。跨界媒体人王致远认为,学生们的部分作品的确呈现了主流媒体缺失的报道作品。资深媒体人、圈子文化传媒集团深圳情报局总编梁坚感慨说:“或许中国未来最好的深度报道只存在于大学里,而不在慌不择路的传统媒体。” 答辩现场还聚集了《晶报》、《香港商报》、《深圳侨报》、深圳新闻网、凤凰卫视等媒体的记者。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欧亚学院等兄弟院校的教师们也慕名而来,参加了观摩。

近年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积极推进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以小组毕业设计作品代替传统的个人毕业论文,这样可以促使新闻传播学子将书本和实践连接,在“学中做、做中学”。在现场,新闻系资深教授辜晓进慷慨激昂的点赞将答辩推向了高潮:“我们就是要用经得起检验的新闻毕设来倒逼新闻教学的改革,用强有力的新闻实践来倒逼新闻理论的重构。你们今天的毕设证明了你们合格、你们优秀、你们卓越。我向你们致敬!”


据悉,9个小组的答辩已由深圳新闻网进行了全程录播,部分小组的答辩实况将在深圳新闻网播放,深圳大学官方微信、《新新报》微信平台也将选播精彩片段。
(传播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