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心理学院助理教授周莹在《PLOS Biology》上发表研究成果

来源:心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4 11:55 点击数: Views

近日,心理学院助理教授周莹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合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PLOS Biology发表了题为 “Distinct alpha networks modulate different aspects of perceptual decision-making”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脑磁图(MEG)技术,使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对脑网络进行有效分离,并从动态脑网络的角度揭示了Alpha波在知觉决策中的多重作用机制,发现表明,Alpha波并非单一节律现象,而是由多个功能特异的脑网络协同构成,分别调节决策标准和知觉灵敏度。研究不仅为解释人类感知变异(perceptual variability)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是从“静态脑区”向“动态网络”研究范式的重要转变。周莹老师为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研究成果:本研究的核心发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视觉Alpha网络调控知觉灵敏度 (d')。脑磁图数据显示,在视觉刺激出现前,视觉Alpha网络 (visual alpha network) 的活动越强,人对视觉刺激的感知准确性越差。

二是感觉运动Alpha网络调控知觉决策的标准 (c)。脑磁图数据显示,感觉运动Alpha网络 (sensorimotor alpha network) 的活动越强,人对视觉刺激存在与否的判断越保守。

研究意义:从“区域(ROI-based)”到“网络(network-based)”的范式转变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解决一个具体的科学争议。它有力地表明,大脑的功能实现依赖于多个频率特异性的大尺度脑网络之间的协同作用,而以往仅聚焦于单个脑区或神经元群体的研究,往往容易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本研究引领了一场从“区域”到“网络”的研究范式转变——即从关注特定脑区或节律与认知行为之间的简单关联,转向探索动态脑网络整体活动模式与认知行为间更为复杂的对应关系,这一转变将为更深入地理解复杂的大脑活动开辟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