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历时6天的第十三届高交会圆满落下帷幕。围绕本届高交会“促进国际创新合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主题,我校精心组织了59项优秀科技成果参展,参展项目涉及自然科学类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等类别。今年我校参展项目仍然保持了“注重创新、紧靠前沿”的特色和优势;与往届相比,项目更加注重贴近民生,30多个项目涉及民生问题。尤其是借力高交会这一大平台,我校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和转化,首次实物展出了一批新近研发的科技成果。都柏林大学、首尔创业学校等均表达了与我校合作的强烈意愿。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高交会,我校成果转化正式或意向签约金额达6600余万元。
展会期间,我校已与深圳华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化学与化工学院罗仲宽教授的科技成果“纳米生物相容性人工角膜”达成技术合作意向,前期委托研发投入经费为200万至300万元,待完成人工角膜的生物材料研发和临床前研究后,拟投资总额为约2500万元;与深圳市博尔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光电工程学院邵永红副教授的科技成果“SPR生化分析仪”达成合作协议,合同经费为1000万元;与深圳市普顺科技有限公司就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曹广忠教授的科技成果“远程接地电阻测试系统”达成合作协议,合同经费为500万元;与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信息工程学院黄建军教授的科技成果“在线式红外成像测温系统”达成合作协议,合同经费为300万元。
展会期间,我校展区得到了电视台、报纸、网站、电台等媒体和专业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高交会官方网、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深圳特区报》、《晶报》、《深圳商报》、深圳新闻网、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898广播电台、和讯科技网、《蛇口消息报》、杭州合立机械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等媒介对我校参展高交会总体情况、“纳米生物相容性人工角膜”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和个人便携式数控机床、真实感人脸三维相机、无线体温计、智能手机的远程家庭监控应用和KTV点歌与管理系统等项目进行了报道。上海诺进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德能热源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水源(香港)有限公司、韩国BoSung(YuPung)公司、首尔创业学校等专业机构的嘉宾纷纷到我校展区了解相关科技成果。
借力高交会,我校科技成果得以加速产出和转化,高交会已成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加速器”;同时,高交会也成为社会了解我校,展示我校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舞台,更是树立我校形象、提高我校社会显示度和知名度的良好窗口。
(科学技术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