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1日,深圳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分四场继续在元平体育馆举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章必功在典礼上致辞并一一为毕业生颁发证书。校领导陶士平、陶一桃、阮双琛、邢锋、李凤亮和各部室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书记、教师代表分别出席了四场仪式。部分毕业生家长也前来现场观礼。

在《送别》的悠悠歌声旋律中,在全体毕业生的热烈掌声中,主礼教授代表手持象征教育崇高和知识圣洁的深圳大学权杖,引领着校领导和全体主礼教授缓缓进场。
典礼暨授予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学士学位获得者逐一上台,走到章必功校长面前接受学位授予并合影留念。

2012年我校共有631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或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毕业生分布在建筑学、汉语言文学等54个专业。截止6月27日统计,计有5280名本科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完成专业学习,按期取得毕业证书,同时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有关规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批准获得学士学位,约占2012届全部应届本科毕业生的84%。其中,有1名外国留学生完成了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取得毕业证书和获得学士学位。本学期期末考试后还将有部分学生达到相关教学计划要求并取得毕业证书和获得学士学位。
在2012届学生中,林玉凤等129位同学完成了双学位教学计划要求,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批准获得双学士学位;唐宏林等22位同学完成双专业学习;周锐锋等44位同学完成了辅修专业的学习。我校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今年有34名2009级的同学提出提前毕业申请,目前有杨锐等5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提前取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我校于2010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授权单位。2012年,我校10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推免生资格。目前共有章素君等406名同学被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占本届毕业生人数的6.4%;与去年同比增加了67人,增长率为20%,与前年同比增长了179人,增长率为79%,表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正在稳步提高。考取的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纽约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利兹大学等。有183名同学考取了本校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2012届同学不仅在专业学习上取得突出成绩,而且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有2253位同学在校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数百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奖励。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得5个国际奖项、108个国家级奖项、137个省级奖项、27个市级奖项。其中,由管理学院学生组队的深大代表队在 “尖峰时刻”商业模拟挑战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中,勇夺本科组全国总冠军,并应邀作为中国唯一代表队赴欧洲参加第十二届全球总决赛,最终获得该项赛事全球第五名、亚洲区第一名,书写了中国代表队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在2011年世界模拟联合国大赛和2011年北京模拟联合国大赛中,以法学院学生为主的深圳大学代表队在与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杰出参赛代表大奖”(Award of Outstanding Delegation)和两项“最佳参赛代表奖”(Best Delegate)。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在“2011 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还有一大批同学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运动员等,并获得多种奖学金。

在持续三天的毕业典礼仪式上,荔园处处热闹非凡,万余名家长们专程赶来,参加自己孩子的毕业典礼。元平体育馆二楼专门设立家属观礼席,亲朋好友们济济一堂观摩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全程。家长兴致勃勃,不断鼓掌欢呼,既激动又欣慰。衷心感谢学校对学生、对家长的用心,衷心感谢学校对自己孩子的精心培养,儿女们从深大顺利毕业,风出荔园、鹰击长空,是他们全家的骄傲。
(宣传部)
品性、理性、天性
――2012毕业致辞
章必功
人生奋斗,犹如方程式赛车,一站接一站,站站有胜负。祝贺大家胜出大学站。
算算日子,在荔园,多则1800个日日夜夜,少则700个日日夜夜,我们一起度过。这段际遇,对于你和我,你和她,本属偶然,也正因偶然,凸显珍贵。记得住,记得深。
有三个故事,临别重温。
一.视频的启示
前些天,一位女生,制作了一个视频,在她的毕业演唱会上播放。主要背景不是深圳大学,而是她的老家梅州乡村;主要场面不是山水景色,而是自家的蓬户瓮牖,自家的农田菜地;主要人物有两位,一位是母亲,简朴的农村妇女;一位是女儿,衣着打扮,是简朴的农村姑娘;主要活动是女儿在菜地浇水,在厨房烧火;特写画面是母亲送女儿离家,路上,默默无言,只是看,看着女儿,眼神充满温柔,充满无限的幸福;女儿也在看,看着妈妈,眼神充满依恋,充满无限的快乐。这等于向世界报告,我的家,是贫寒的家,我爱她;我的父母是贫寒的父母,我爱她们。没有虚荣,没有卑微,有的只是自尊自信和至爱。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我想,什么是品性的高贵,这就是了。
前些年,一位男生,写了一首诗:
我穿着西服皮鞋,
向满脸皱纹的父亲,
要钱花,
心针扎一样难受。
列车,
载着我,
奔向南方,
站台上,
父亲看不见,
我,
与满眼的泪水。
我曾经把这首诗读给舒婷、徐敬亚、王小妮、白川、高洪波听,赢回一片喝彩。我想,这位男生的这份愧疚,正是对父母的由衷体贴,什么是品性的高贵,这也是了。
下一站,不论向左向右,向上向下,请保持热爱父母的高贵品性。父母都不爱,岂能爱他人?借此机会,谨向所有家长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吵架的启示
见人吵架,发现中老年吵架往往退着吵,距离越吵越远。青年吵架往往冲着吵,距离越吵越近,鼻尖抵着鼻尖,一旦动手,头破血流。在桂庙,曾有一同学挥拳打断另一同学鼻梁,刑事拘留十五天。可见,青年比较冲动,比较感性,既不怕受伤害,也不怕伤别人。中老年则比较冷静,比较理性,注意避免形体接触。
一个宿舍共同申请不限电,有人不守约定,通宵游戏,以为别人和他一样不需要睡觉,有同学难以忍受,又不愿争吵,以不公开信向学校不点名投诉,请求调换宿舍。这位写信者既表达自己的感受,又不忘掩护他人,就是一种相当理性的诉求方式,那位通宵游戏者则相当不理性。
校园是特殊的公共活动场所,校园道路不同于一般的市政公路,交通原则是行人优先。骑着电单,在上下课人群中左冲右突,是不顾行人安危的感性驾驶;开着汽车,在上下课人群中挤来挤去,也是不顾行人安危的感性驾驶。出了事故,交警到场,一句行人优先,责任上身。
古人从政,白居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官至刑部尚书,一生进退自如,是理性从政的标兵。李白,进了宫廷,“天子呼来不上船”;落入谋反陷阱,还要“为君谈笑净胡沙”,是感性从政的典型,唐玄宗评语:“非廊庙器。”
今人议政议事,特别是大学生议政议事,有时不能把握可说与可做的分寸,把理论务虚时可以说的理想设计或完美追求,当作实际工作的具体意见要求推行,而不顾客观条件是否允许是否可行,这表面上很理性,其实很不理性,不知道务虚时可说的,未必是实际中可做的。我过去在科委工作时,有一位同事,就因分不清可说与可做,被上司讥为:“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下一站,无论向左向右,向上向下,请秉持理性。理性,追求主客观的统一,明道理、辨是非,谋办法,三思而后行,是知识分子应有的特质。理性缺失的言行如果发生在知识分子身上,他人会特别厌恶,社会也会特别鄙视。所谓“有文凭,没文化”,本质上指责的就是理性的低下与浅薄。即如“有性感,没情感”,这情感二字,既有先天的感性,也有后天的理性。理性与感性是一对矛盾,也是一对终生伴侣,同舟共济并不容易,在青年身上尤其不容易。有人调侃,毛头小伙、黄毛丫头,做事用感性,忏悔用理性。明天,在座的绝大多数要去社会站,务必磨练感性.高扬理性。
三.石头的启示
荔园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古石今人”。不知诸位经过时,有无揣摩?我理解,古石永恒、生命代谢,和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一个意思。人应该师法古石,修养天性。天性,就是自然之性。天性纯真,像石头,不伪装,不粉饰,不做作。天性无欲,像石头,无非份之求,无嫉美之妒,无排它之利。天性尚变,象石头,形变,量变,质变。我曾经为此写过几句话:“今人看古石,移山倒海词。古石看今人,春花秋叶诗。”古石,记录沧海桑田,变化永恒而壮美;今人,如春花秋叶,变化短促而绚丽。变化,是天道,是天性,是万事万物唯一不变的规律。《周易》这本书,如果用来八卦祸福凶吉,是荒唐;如果用来感悟天变地变人变的大道理和知变处变应变的大智慧,则如同文山湖客舍边的这块“古石”,如同文科大楼的那一块“听石”,更如同师院大楼前面屹立的那一块“无名之石”,乃是自然或人文的经典。人生处在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中,不会有一刻的消停。从大学站出发,进入下一站,就是变化过程的一个片断。
当今社会,人心负重,功利心重,攀比心重,猜疑心重、嫉妒心重,重则失衡,过重则变态。以纯真、无欲的天性,应对必须面对的变化,就有镇石在心,方寸不乱,就会处变不惊,宁静致远,随俗雅化。
修养天性的关键,是崇拜自然。若有闲暇,花点时间,登山临水,欣赏造化的奇妙;仰望星空,想象宇宙的无穷;就可以感知生命的渺小,敬畏自然的伟大。或许能大彻大悟:为自己谋求一点东西,终归是一时的点缀;为世界增添一点东西,才是永恒的足迹。
下一站,无论向左向右,向上向下,请常游自然之境,常悟自然之道,常修自然之性。
祝下一站顺利,每一站顺利。
20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