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要与可能
3月22日上午,校长李清泉在西丽校区A5楼阶梯教室为学生带来主题为“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必要与可能”的思政课。300多名师生代表聆听了此次课程。李清泉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形势,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战略。

李清泉首先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形势、高水平大学建设“何以必要”以及高水平大学建设“怎样可能”等三个方面,为学生讲解了深圳大学肩负着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他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三大历史使命,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需要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但同时也面临着四大急需破解的教育改革难题:一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二是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四是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国家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广东省也印发了《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正式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
基于此种时代背景,李清泉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深圳大学建设成高水平大学的必要性。从高水平大学建设与深圳城市格局这个角度而言,将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有助于提升深圳城市定位;有助于提升深圳城市竞争力;有助于提升深圳国际化水平;有助于提升深圳市民现代品位。从深圳大学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个角度来谈,我校必须全面把握深圳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和省市高教发展战略带来的新机遇、高教领域改革创新带来的新机遇,力争早日将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从而更好地应对高校之间竞争带来的新挑战、高校固化格局带来的新挑战、深圳高校格局带来的新挑战。
李清泉重点阐述了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何以可能”。他带领大家回顾了我校发展的基础。我校建校以来积累了很好的历史基础,起点高,发展快,已经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完整的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条件好,环境美,各类办学条件充足。师资强,办学质量高,十万校友扎根特区。高水平大学建设前期形成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学科水平、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实力、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程度、校园文化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些都是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信心所在。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李清泉说,我校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遵循“三步走”发展步骤、“七大”发展任务、“七大”发展举措。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引领社会进步与发展;深化科研评价改革,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打造国际化校园;提升资源汇聚能力,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特色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实现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并重型”转变,初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

同学们对校长这一节思政课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后,有同学向记者表示,通过这一课,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下一步的发展举措,对深圳大学更加充满信心。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