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国家电投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与谢和平院士团队(含深圳大学、四川大学、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签署“海上风电驱动兆瓦级海水原位制氢首台套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谢和平院士与国家电投广东公司董事长白利超分别代表合作双方签约。

谢和平院士团队携前期研究基础赋能项目落地:
谢和平院士团队深耕海水制氢技术研发,通过将分子扩散、界面相平衡等物理力学过程与电化学反应结合,建立了气液界面相变自迁移自驱动的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理论方法,开创了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实现了把取之不尽的海水当纯水一样直接用于电解制氢。相关成果于2022年11月30日发表在Nature上(2022, 612(7941): 673-678,是全球海水直接电解制氢领域首篇Nature正刊,获评“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技部高技术中心评选)。
2022年12月16日,Nature论文发表后的第16天,东方电气便专项投入3000万元研发经费,与谢和平院士团队联盟合作,并共同打造了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示范工程,于2023年5月17日至26日在福清市兴化湾海域对接海上风电连续稳定运行了10天,为Nature前沿成果尽快“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开启了工程探索,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 15(1): 5305)上。

此次进一步携手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既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延续,更是面向规模化工程应用的战略升级。团队将依托深圳大学、四川大学的基础研究优势,结合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在装备开发领域的工程经验,为项目提供从原理创新到示范落地的全链条技术支撑。
聚焦产业突破,打造海洋绿氢全产业链:
国家电投广东公司将发挥能源央企产业链整合优势,联合谢和平院士团队重点推进兆瓦级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并计划落地揭阳开展工程示范,构建"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氢能应用"一体化产业链,同步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造制造基地,推动海洋能源与氢能产业深度融合。此举不仅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更将助力培育"海洋工程+绿氢"新质生产力,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海洋绿氢发展模式。
战略意义深远,开辟新能源赛道的"中国方案"
海上风电与海水原位制氢的技术耦合,被双方共同视为未来绿氢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国家电投与谢和平院士团队的合作,将加速破解海水制氢成本高、能效低等产业化瓶颈,推动我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突破。谢和平院士表示,项目将坚持“技术-工程-产业”协同推进,力争通过3-5年示范运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绿氢技术标准与商业化路径,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