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深圳大学举行建校42周年校友返校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8 08:54 点击数: Views

为庆祝深圳大学建校42周年,9月27日,深圳大学建校42周年校友返校“‘荔’刻启程”活动在粤海、丽湖校区举行。现场设置仪式活动、嘉年华、晚会等版块,各学院(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也分别举办校友返校活动。从各地回到母校的校友们重拾青春记忆,在校师生也体验了荔园精彩。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在仪式活动上致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小宁,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戈,西藏大学副校长(主持工作)王斌礼,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科学家曹建伟,深圳大学1983年建校开拓者之一陈建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子卿,深圳大学校董、校友总会执行会长李奕标,校友总会执行会长、工勘集团董事长林强有等嘉宾;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月兴,党委副书记吴报水,副校长李永华、汪永成、巢乃鹏以及多位优秀校友、嘉宾出席仪式。吴报水主持仪式。师生代表、来自海内外的校友代表参加活动。

致敬历史,传承接“荔”,携手未来

“今天我们相聚文山湖畔、杜鹃山下,共庆深圳大学42周年生日!欢迎回家!”毛军发向返校校友致以“欢迎回家”的问候。

毛军发在致辞中表示,四十二年来,深圳大学始终秉承“自立、自律、自强”校训和 “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深大精神,走出了“筚路蓝缕却光芒熠熠”的奋进之路,创造了亮眼的“深大速度”与“深大创新”。如今的深大,正以创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为目标,以实践追求卓越、以创新引领发展。这些成就凝聚着全校师生的智慧汗水,也饱含广大校友始终如一的深切关怀与支持。他表示,深圳大学从今年起,将在每年的9月27日组织校友返校活动,并号召全体深大人携手“荔”刻启程,争分夺秒、孜孜以求,为特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祖国繁荣昌盛作出新的深大贡献。

校友代表、中国信达资产贵州分公司总经理马仲康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大学“自立、自律、自强”的基因赋予校友们“不惧挑战、拥抱变化”的勇气以及“立足深圳、放眼世界”的国际视野,锻造了深大人“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成为日后奔赴社会、攻坚克难的精神底气和动力源泉。如今,深圳大学已成为全体校友的骄傲,每一位校友都是母校“行走的名片”,大家在各自领域的奋斗与成就,是个人成长的生动见证,更是对母校培养的真情回馈。他坚信,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圳大学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也必将为深圳建设、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在建校42周年之际,深圳大学以开放同心致远,不断扩大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仪式上,深圳大学与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西藏大学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开启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仪式的结尾特别增设了两个温馨动人的环节。四十二载辉煌历程,凝结着前辈们的筚路蓝缕。毛军发为建校开拓者、俗称“八条汉子”之一的陈建辉颁发“深圳大学拓荒耕耘者”奖章,并为年度优秀校友分会授奖。“脚踏实地,自强不息;三自精神,常在我心!”毛军发点燃火炬,交棒给1983级校友,并逐级传递至2025级新生,代代深大人共同完成了“三自”接“荔”仪式,象征着校训精神永续传承。

师生校友与知名艺人同台,演绎荔园情怀

当晚,深圳大学举办了建校42周年校友返校“‘荔’刻启程”文艺晚会。整场晚会以青春旋律与深大精神交织为主线,通过22个歌舞节目,展现深大人薪火相传的奋斗情怀与新时代的蓬勃朝气。

晚会在一曲由学生代表合唱的《三自经》中拉开帷幕,以青春之声诠释“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精神,传递出深大人扎根特区、勇立潮头的坚定信念。深圳大学金钟音乐学院校友、歌手魏诗颖和伍珂玥分别为母校献唱《天空的星碎》《蔓珠沙华》《最爱》等青春歌曲。舞蹈《融》由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学子精彩呈现,以肢体语言表达文化交融与共创未来的主题,彰显深大开放包容、国际化的办学特色。

晚会还邀请到薛凯琪、徐秉龙、林乙洲、浅影阿、许靖韵等歌手倾情助阵,带来《白羊》《探故知》《漫步人生路》《苏州河》《海阔天空》等多首经典曲目。其中,薛凯琪与深大艺术团溯风舞蹈分团合作的《苏州河》,将音乐与舞蹈深度融合,展现了深大艺术教育的多元成果;许靖韵与心理学院2023级学生钟晓莹合唱的《漫步人生路》传递出深大人脚踏实地、持续奋斗的情感共鸣。晚会尾声,全体演员共同献上《红日》大合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深圳大学1983级国际金融专业校友、华瑞地产董事总经理曾宇华是建校后首届学子,当天,他早早回到母校参加各种活动。“我一有时间就经常回来,深大就像我的母亲一样,走在学校里我都很开心。”曾宇华亲历了母校从初创期到今天跻身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历程,很是感慨,“深大不仅培养了多位引领时代发展的杰出校友,更塑造了无数默默奉献、推动社会进步的深大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4届校友姜东华说,他在深大的四年过得很充实,认识了很多朋友,也遇到了很多好老师,更和这个学校、这座城市结下了很深的缘分。“那块‘脚踏实地’砖墙,入学第一天就印在了我心里。这四年学到的知识和这句话,真的成了我人生的底色,为之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一定别忘了深大精神,要脚踏实地,要自强不息。”经济学院2010届校友肖观振说,“这些话是能带着我们走得更远的力量。”

共度母校嘉年华 唤醒青春DNA

在两校区同步举办的嘉年华活动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暖风拂面,比秋阳更加炙烈的是校友们心中的热忱,琳琅满目的摊位之间,充盈着新朋相识的喜悦与老友重逢的温情。

粤海校区飞盘广场人头攒动。80个社团摊位组成了“S”“Z”“U”三个字母,飞盘社的扔飞盘体验摊位前早已排起长队,天文协会摊位前摆放的天文望远镜最为吸睛,赛艇队的摊位也人气很旺,参与者在测功仪上奋力比拼“200米划行”。校园乐队、舞团激情登场,舞台快闪活动吸引了不少留学生,来自法国的Theo和Yann感慨:“我们学校的活动太有氛围感了!”休闲美食摊位则用味蕾唤醒了校友们的青春记忆。

丽湖校区至快体育场也热闹非凡。你画我猜、趣味套圈、香水制作……引人入胜的游戏吸引师生校友纷纷驻足加入。

活动还设置了“荔园小家属”专属乐园,让荔园情代代传承。管理学院2013届校友廖丽燕牵着三个孩子从惠州专程赶回母校:“十几年过去,深大的校园硬件设施更加先进了,不变的是依然朝气满满,我想让孩子也感受下我母校的美!”最能唤起校友回忆的是“师生同乐会”和“时光胶囊墙”——和当年的导师拍一张合照、与实验室伙伴重温“熬夜赶ddl”的“革命友谊”;写下对未来的期许塞进胶囊,甚至在墙上的旧胶囊里翻到自己十年前的留言……

和母校一起过生日是什么样的体验?医学部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黎娜很有发言权:“今天是深大的生日也是我的生日,双倍快乐!”

当天下午,学校还在丽湖校区举办了“心所向,新丽湖”校友座谈会,校领导们与校友代表共叙情谊、共绘蓝图。随后“城市与大学:共生之弦·未来之花”公共艺术季揭幕仪式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举行,向校友嘉宾展示了由李象群等艺术家捐赠、刚刚入驻校园的三件雕塑作品。

再走走校园的路,尝尝食堂的饭,看看曾经的宿舍

为了迎接校友“回家”,各学院(部)也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友返校活动。

有专业体验型的: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邀请校友走进机甲大师实验室、具身智能俱乐部等特色实验室,体验3D打印技术,还有00后在校生带着校友们的20后小家属体验机器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带领校友体验VR/MR/3D实验,与机器狗近距离互动;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开放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党员志愿者为返校校友讲解。

有体验回忆型的: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组织校友们参观校史馆和当年的宿舍“旧斋区”,边走边聊校园往事;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则带领校友们在荔天餐厅共进自助晚餐,重温“校园味道”。

有新老传承型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组织校友与2025级新生共同徒步活动,不同年龄的深大人一起走在同一段路上;法学院聘任优秀校友作为本科校外导师,并为他们颁发聘书。

还有“艺术+公益”型的:艺术学部举办“艺路同行”校友音乐会,其中的钢琴三重奏表演者为2015届音乐表演专业校友和亚楠以及3位“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毕业后我一直从事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此次回母校参加活动,希望能带动更多校友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为社会奉献出深大人的爱心。”

此外,医学部、体育学院、金融科技学院、材料学院等多个学院(部)都举办了气氛温馨、交流热烈的校友座谈会,校友们齐聚一堂,共叙情谊,共话发展。继续教育学院邀请知名校友开展学术讲座,并举行继续教育基地平台推介会等。

学生社区也同样热闹。粤海校区时光社区举办“月满荔园,情聚时光”校友返校暨国庆中秋手作活动,师生校友齐聚宿舍楼下,亲手制作冰皮月饼,体验国风折扇、非遗漆扇、竹编等传统手工技艺;丽湖校区洗星社区创新设置了政管知识游戏摊位,通过模拟校园管理与政府运作,让师生校友在趣味互动中了解公共管理知识。

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在深圳大学博物馆(筹)举办的“改革开放视野下湾区工笔画发展历程——李大成工笔画个案展”,展出了李大成四十余年艺术生涯中创作的代表性工笔画作品及珍贵的相关艺术资料,也吸引了很多校友前来观赏。


(党委宣传部 文字/王若琳 郑淑娟 陈培佳 陈雨 陈雅琪 段明非 袁圆 赵睿 李佳婷 黄子珊 陈桂鑫 孙晨宁)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