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
042025-11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刘宏涛教授团队在《J Integr Plant Biol》蓝光受体CRY2...
-
医学部朱卫国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发表关于DR5靶向抗肿瘤疗法新进...
2025-10-31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及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朱卫国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万晓春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Therapy在线发表了题为“DR5 CAR-NK Cells Demonstrate Superior Scalability and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with Favorable Safety”的研究论文,发现靶向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 DR5)的CAR-NK细胞具有出色的扩增能力、抗肿瘤活性及良好的安全性,为治疗DR5阳性肿...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田雷副教授课题组在自然指数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10-30近日,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田雷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题为“Fluorine-fre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lithium oxide-rich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and stable Li metal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团队成员22级硕士研究生许伟健为论文第一作者,田雷副教授为论文独立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单位。构建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是提升锂金属电池性能的关键核心。当前,利用氟...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特聘副教授范海龙在《Macromolecules》发表研究论文
2025-10-28近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特聘副教授范海龙在水下黏附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受自然界相分离体系中的固有无序蛋白氨基酸序列启发,研发出一种无需外部刺激即可自发实现相分离与相转变的凝聚层(coacervate)体系,该材料不仅在水下展现出卓越的黏附性能,还能在油环境中稳定工作,相关成果发表于Macromolecules。范海龙、北海道大学教授龚剑萍为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水下/油下黏附是海...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屈军乐教授团队在《PNAS》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10-27近日,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医学光子学创新研究院屈军乐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发表了题为 “De-scattering and image restoration with transformer-based neural network in deep tissue imaging” 的研究论文。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注意力神经网络(DA-net),能有效抑制深层组织成像中的光散射效应,显著提升了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镜(TPEF)的成像深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博士生许祥丛为论....
-
142023-03
深圳大学牟林教授当选IET FELLOW
-
232023-02
我校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全国高校排名并列第十四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名单今年2月正式公布,我校获得11项资助,立项数在全国高校并列第十四位,在广东省高校并列第二。2022年我校该类项目共申报20项,立项11项,立项率为55%,立项数年增幅高达83%,创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年度立项数历史新高。(社会科学
-
222023-02
我校14项成果获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4项成果获2022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
-
222023-02
深圳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高延副教授与多伦多大学教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合作发表论文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欧洲数学会杂志)正式发表了深圳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高延与多伦多大学Tiozzo教授合作的学术论文“The core entropy for polynomials of higher degree”。
-
172023-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上遇险目标立体搜寻与高清晰观测关键技术” 启动会暨实施...
2023年2月1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重点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海上遇险目标立体搜寻与高清晰观测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该项目由深圳大学牵头,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牟林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联合了广东海洋大学、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
-
012023-02
一箭双雕: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团队在JACS上发表同时实现高效窄谱带OLED和...
近日,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和曹啸松助理教授团队合理设计了一种具有刚性结构的新型含硒MR-TADF化合物BN-Se,利用硒元素的重原子效应,在不影响辐射跃迁速率的前提下极大增强了单三重态间的自旋轨道耦合,进而促进了ISC及RISC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