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
022025-09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提出面向序列推荐中兴趣偏移驱动的用户表征学习方法
-
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基于混合语言模型的无监督实体对齐方法
2025-08-27论文HLMEA: Unsupervised Entity Alignment Based on Hybrid Language Models发表在人工智能顶尖会议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CS Rankings, CCF-A),由深圳大学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阿里巴巴集团、北京邮电大学、湘江实验室、中南大学、建国大学、首尔大学合作完成。 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语言模型的无监督实体对齐方法(Hybrid Language Model-based unsupervised Entity Alignment,HLMEA),....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特聘副教授范海龙在Nature发表封面论文
2025-08-12近日,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特聘副教授范海龙联合北海道大学教授龚剑萍等人在水凝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基于蛋白质数据库,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融合数据挖掘、仿生实验设计与机器学习的“三位一体”设计策略,成功预测并开发了水下粘附强度达到兆帕(MPa)级的超粘水凝胶。这一成果展示了一个从“仿生经验”走向“数据驱动”的完整材料设计路径。该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并被选为当期封面。范海...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刘翼振课题组硕士生钟嘉玲在Nature Index期刊Analytica...
2025-07-15近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刘翼振副教授课题组在 CRISPR 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方案。刘翼振副教授指导2022级硕士生钟嘉玲在Nature Index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接连发表2篇CRISPR诊断研究论文。1.成果一以“A Single-Tube, Single-Enzyme CRISPR System (UNISON) with Internal Controls for Accurate Nucleic Acid Detection(一种带有内部控制的单管、单酶 CRISPR 系统(UNISON)用于...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张晗教授团队在国际光学权威期刊《Optica》上发表光学...
2025-07-12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智能感知系统在边缘计算、医疗成像、安全识别等场景中的快速拓展,对底层信息处理硬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计算系统基于冯·诺依曼架构,存在感知、存储、处理与显示功能分离、数据搬运频繁、能耗高等瓶颈。光神经网络(Optical Neural Networks, ONNs)因具备高速并行处理与低延迟等特性,被视为突破这一瓶颈的潜力技术。然而,当前主流的光计算体系大多仅聚焦于干涉、衍射或相位调控等机制,仍依赖....
-
182024-09
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团队Nat. Commun:高功率效率、长寿命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2024年9月14日,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界著名的综合性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题为“Harmonization of rapid triplet up-conversion and singlet radiation enablesefficient and stable white OLEDs”(协调三线态上转换和单线态辐射获得高效且稳定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论...
-
162024-09
SIGGRAPH 2024 | 基于空间和表面对应场的交互迁移方法
-
142024-09
深圳大学拟获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8项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已公示立项结果。深圳大学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有28项拟获立项,比去年同期增加13项,增长86.7%。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5项,青年项目11项。截至目前,深圳大学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共计31项。本年度名单如下
-
112024-0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梁广兴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炜发表关于钙钛矿太...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梁广兴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炜在能源与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32.4)上发表了题为“Interfacial band bending and suppressing deep level defects via Eu-MOF-mediated cathode buffer layer in an MA-free in...
-
112024-09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汪国平教授团队发表关于光学表面波牵引技术的理论研究
近日,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汪国平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篇题为“Morphology-independent general-purpose optical surface tractor beam”的学术论文。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深圳大学副教授汪能,汪国平教授与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吴紫辉共同担任通讯作者。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构建了一套基于表面波光...
-
102024-09
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赵若在自然指数期刊《Angew Chem Int Edit》发表研究论文:准金属...
9月5日,赵若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Quasi-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Enabling an Ultra-Stable Interface with Li Metal Anode”的研究论文。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赵若研究员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